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应考虑三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2-09-26整理:成都科林环保有限公司
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与工程模式,要强调适用性和简易性;第二是强调运行和管理模式,要求合理、稳定,而且有现行保障;第三是要有一个产业和市场模式。 首先对于技术与工程模式来说,实际上重要的就是技术的实用性和工艺流程的简易性。这里面包括5个方面:简单,适合当地环境和条件、可稳定达标的简单方法;低耗,无动力或少动力的节能方法;经济,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的方法;易管,容易一体化系统管理的智慧方法;利用,废物可就地简易利用和物质再生循环的清洁方法。农村污水处理有很多模式,包括分户处理、自然村落就地处理以及纳管式集中处理等,但哪种才是的?我认为还是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在农村一定要强调回用优先,如果农村的污水能自用而不排掉,这就是的处置方式,没必要把其中的氮、磷处理到某个标准,能循环到土地里进行氮和磷就地综合利用就是一种*方法。所以在农村,一个可持续的污水和垃圾处理模式,应该是适应变化的,适应国家和地方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土地利用和建设模式的。 未来十年,中国农村生产生活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停留在现在的认知里进行污水处理,未来十年之后必然是没有用处的。 在运行和管理模式上,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运行管理应该符合3方面:目标合理、智慧以及收益稳定的政策保障。目标合理是指流域或者区域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相适应,同时标准必须可调,要具备经济和技术可行性,例如美国地表水水质标准是基于“保护水生生物和涉水人群健康”为指导方针,没有统一标准,USEPA只制定水质基准,各州结合基准和水体具体功能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的排放限制准则与标准也应以技术为依据,根据不同行业的工艺技术、污染物产生水平、处理技术等确定各污染物排放限值。目前中国农村水环境和污水排放标准基本都是依据城市的排放标准来制定的,但农村的情况和城市完全不一样,农村水环境标准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要考虑它的生态安全以及强调风险预警和在风险预警的前提下的制度化管理,必须考虑受纳水体生态承载力所适应的模式选择,如果用城市的思维来制定农村水环境的标准是不可取的。智慧化不是数字化,而是智能化。目前许多人往往把智能化理解成数字化,或者用数字化来代替智能化,这个观点并不严谨。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将其真正引入农村水环境治理,构建村镇供水排水、垃圾固废、厕所、养殖等排放源及处理全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一体化管控与运行维护的智慧网络体系,也是未来市场和技术的一个重要选择。 对于农村水环境治理政策,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运营管理,美国的单户管理就是一个教训,中国农村也不应采用这种方式,一户户的管理会给未来管理造成很大麻烦,不能持续利用,应当有专业化的运行机构进行运营。同时要有第三方监督,有科学的指标和奖励考核机制。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稳定、多赢,政府不能光考虑自己,要在实现政府业绩的同时,也能让企业盈利,这才是稳定多赢的政策激励机制。关于产业和市场模式的选择,未来十年一定是数量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工程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变,项目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企业应具有创新路径,对市场有准确的把控,找到自己的核心技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核心技术和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技术或者其他行业的核心技术是不同的,应该有技术产品化、装备化的转化能力,在未来,产品化、装备化、设备化、系统化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能企业展现自己在核心技术工艺市场当中有竞争力的关键一点。就未来农村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有4项:一是废物的就地资源化;二是农村水环境治理人工智能技术;三是设备化、系统化、标准化;四是全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总而言之,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两点:技术和服务,而且技术和服务一定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是支撑,只有拥有不断进步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提升,才能在这个市场当中赢得地位。服务是核心,拥有现代化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体系以及服务质量的企业才能主导市场。结语后,农村水环境仅仅考虑水是不行的,垃圾、卫生也是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农村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就水谈水没有解决的出路,必须讲究它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例如污水和垃圾必须同时治理;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应该综合控制;水源与供水水质应该协同改善;标准和管控应该因地制宜。因此在未来,我们关注的事情不能仅仅是处理、处置,应该是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并举,要从综合治理角度考虑农村水环境,包括所涉及的垃圾、卫生、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等,这才是治理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性思路。水、土、气、固体废弃物应该协同治理,其涉及的排放、中间处置、转化、各种来源也应该多过程和多来源循环调控。,技术、工程、政策、管理等多措施协力见效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