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08整理:成都科林环保有限公司
针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产量大、处理比例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总结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解决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施正常运行率低、支撑保障不足等问题。
0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现状
1.1 农村生活污水产量及其变化
理论上,农村生活污水产量应根据农村供水水平、污水处理设施条件和排水管网建设程度确定。因此,很难准确计算农村污水产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制定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农村污水总产量可按总用水量的60%~90%估算。因此,计算2013年、2019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量(见表1)。
2019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产量为110.37亿~165.56亿mm³。2013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产量为74.69亿m³增加到2019年的110.37亿mm³,36.68亿毫米的增加³;2013年112.04亿m的高限产量³增加到2019年的165.56亿mm³,53.52亿m增加³。2013年至2019年总增长率为47.78%,年均增长率为6.83%。
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量分别为43.03亿~64.56亿mm³、34.18亿~51.27亿毫米³33.16亿~49.73亿毫米³,分别占全国农村污水生活产量的46.25%、25.82%和27.78%。由此可见,不同地区农村污水产量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同时,农村生活污水产量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量分别为6.72亿~10.09亿m³、15.82亿~23.73亿毫米³13.34亿~20.00亿³,分别达到18.51%的增长率、86.17%和67.31%。与污水产量增长率相比,可以看出污水产量增长率为中部>西部>东部,中西部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78%。
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1.2.1 全国层面分析
2019年底,中国城县分别有污水处理厂 471座和1 年污水处理总量分别为536.9亿毫米³和95.7亿m³,污水处理率分别为96.81%和93.55%,已达到2020年底95%和90%的目标,城县污水处理率趋于饱和。根据近年来治理趋势预测(《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比例数据仅统计至2016年),2018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仅为30.53%,2019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约为31.50%,与城镇(59.67%)相比差距较大,与城市相差甚远。总体而言,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空间巨大,处理能力仍有待提高。
同时,与2013年至2019年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变化相比,可以发现2013年至2016年,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比例增加,但增长不明显,年增长率分别为16.01%、25.75%和39.93%,农村地区增长相对较快;2016年以来,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步伐进一步加快,2016年至2019年,镇、乡、村污水处理比例分别达到37.65%、89.45%和19.17%,农村地区增长相对缓慢。
1.2.2 区域层面分析
由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仅统计至2016年,我们对2013年至2016年全国和不同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进行了整理和计算。结果见表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比例差距较大。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分别为34.09%、13.25%和12.36%。中西部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比例差别不大,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遥遥领先,处理比例接近中西部地区的三倍。从变化来看,与2013年相比,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比例分别增加了13.49%、8.89%和8.25%的污水处理比例仍在东部>中部>西部。
02 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规划不合理,污水收集处理困难
顶层设计不足,污水收集率低。农村房屋基本属于自建房屋,大部分建设用地没有经过专业规划和管理,建筑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许多建筑距离不到1 m,对管道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通过厕所革命,许多农村地区已经改为水冲厕所,但由于没有考虑供排水系统建设和农村厕所改造,基础设施连接不强,加上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污水收集率低,使大部分生活洗涤水和厨房废水和部分自由放养牲畜粪便直接进入地下或沟渠,造成严重污染。
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效率低。部分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规划滞后,雨污不分流,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不分流,导致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污水收集困难,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容量远高于居民的实际污水排放,导致后续运行进水不足,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过高,闲置。据调查,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到设计能力的66%,约占36%,因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而难以运行。
2.2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
从整体投资额度来看,2013年至2019年,我国农村排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稳步增长,但投资额度值明显低于城市。2019年,城市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分别为1562.4亿元和803.7亿元,而农村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分别为461.40亿元和275.69亿元,仅为29.53%和34.30%。
从投资比例来看,2013年至2019年,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总投资和市政投资中的比例稳步增长,但比例仍相对较低。2019年,农村建设总投资中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分别为4.54%和2.71%,不超过5%;农村市政投资分别占14.88%和8.89%,均不超过15%。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巨大需求相比,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
从投资强度来看,2019年全国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行政村投资强度分别为9.03万元和5.40万元;2019年全国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人均投资强度分别为63.20元和12.49元。考虑到建筑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背景,如此低的投资强度难以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只能采取降低工程质量的方法来完成任务和指标要求。
2.3 后期运营管理质量不理想
我国农村排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经营维护资金主要来自地方财政自筹资金。许多地区在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后,由于农村地区难以承担运行和维护费用,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负担得起、负担得起”的尴尬局面,污水处理设施逐渐停止使用。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保护机制,农村污水设施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率。
同时,涉及农村污水处理的行政机构分散,职能交叉现象严重,导致监督职责不明确,监督难度增加。如杭州“100村示范、1000村改造”项目由农村农业部门牵头,“1250”项目由生态环境局牵头,能源办公室负责“100万农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项目”。
03 发展建议
3.1 加强因地制宜和顶层设计,确保科学合理的规划
统筹规划,征求和协调各方意见。规划前,根据农村生活环境条件,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为零,综合考虑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农村振兴、区域发展、农村总体布局、供排水系统建设和农村厕所改造,合理规划建设改造方案。同时,在制定农村污水处理规划时,应组织多个主体参与规划,政府、村民和企业协商,充分收集当地农村居民和各主体的意见。
加强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通过专家的研究和指导,了解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和问题,科学确定收集和处理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弥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布局、技术选择和处理连接的不足。
完善现有污水收集系统的修复。以充分利用现有管网为原则,综合考虑排水系统和管网布局的合理性、管网建设的匹配程度、运行管理和保护的标准化、经济负担能力等,判断是否需要改造。管网不足、错接、混接、漏接的,应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雨水混入管网进水浓度长期较低的,应进行雨水和污水分流改造;对管网旧、损坏、堵塞的,应进行管网修复。
3.2 加强投资和激励机制,确保资金来源和管理
完善政府资本投资机制。在综合考虑各项资本投资的前提下,完善同级配套资金,制定具体的奖励和补贴措施,加快资本配置进度。例如,可以有效整合农业和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美丽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资金,完善“中央补贴、地方融资、有偿使用”的政府资本投资机制,建立资本保障体系。
多渠道筹集社会资本。鉴于社会资本企业能力不足,面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动力不强,加强社会资本投资激励机制,可通过农村“污水处理”示范项目,给予相关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或通过区域项目捆绑、道路、厕所改造和后续管理,形成盈利的复合项目,吸引企业进入。此外,通过一些环保组织的捐赠、公益基金的投资、成功的外国企业家积极回归家乡,充分吸引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同时,引导有条件地区将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相结合,实现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与生活环境改善的相互促进。
细化资金分配和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细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目标和要求,科学核算农村污水处理各环节所需的资金,确保资本投资达到预期效果。在农村污水设施建设改造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尝试代建制度的实践,充分利用市场资金,完善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在后期将管理和保护部分投放市场,创造良性的产业链,提高企业的产品、运营和研发效率。
3.3 合理选择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机制
管理模式的科学合理选择。根据当地情况选择管理模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中重要的是经济因素。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政府监督和社会参与服务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委托第三方公司确保设施的专业管理;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采用村民独立管理、政府协助管理的逐级管理模式或财政投资村管理模式。同时,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努力建立无人值守的污水处理运营体系和智能监管平台,既费时费力,又保证管理运维效果。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多元化全过程监督机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设、施工验收和后期运行维护管理,建立政府执法、农村居民、社会参与多元化农村污水处理监督机制,实现国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在线评价、监督报告、问题咨询和即时反馈;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和保护的长期机制,政府从经营、管理、制度、监督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如设立管理奖励、村民适当支付机制、定期检查维护技术专人等;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调整环境保护、财政、生态等配套政策,制定责任清单,确保政策联系顺利,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来源:给水排水